设为首页     加入收藏     联系我们

您当前的位置: 网站首页 / 新闻发布 / 镇街之窗
郑集镇:打好“监督”牌 规范农村小微权力
浏览次数:2589发布时间:2018-11-13

搞好农村治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一环,为此郑集镇不断构建“三资”监管新机制,全面规范农村小微权力运行,努力打通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健全公开制度,公开更真切

公开是让权力阳光运行的有效武器。郑集镇针对以往农村“三务”公开中存在的事项不明、内容不全、数据失真等问题,制定《关于进一步推行“四议三公开”和党员议事会工作的通知》,在公开内容和形式上作了更进一步的规定,使公开内容最大化。各村每期“三务”公开内容涉及财务报销凭证、发票、村级集体资产租赁合同、村级预算、收支、资产负债等情况、村里的固定资产、各项财政资金到户的补助等内容,实现从结果公开到过程公开的突破,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村级民主管理、民主监督的针对性实效性。

细化小微权力,规范更严格

制度是基础,考核是抓手。郑集镇把“人、权、财”作为关键,在不断深化村级小微权力清单运行的基础上,建立了“清单+积分”模式,将村级工作及村干个人考核与规范权力运行深度融合。制定《郑集镇村干部积分制管理实施细则(试行)通知》,将所有村干部作为考核对象,考核及积分内容分为中心工作14项、部门工作23项、单列村干部日常管理、民主测评,分值各占0.40.350.150.10。进一步细化考核细则,把小微权力清单要求融入到中心工作的村级事务管理项目进行考核,村干部作风建设落实情况单独列入村干部日常管理进行考核。正职村干部得分为该村所有副职村干部得分的平均分,并作为该村综合考核得分。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、奖金福利、评先评优挂钩。充分运用考核机制,倒逼基层干部行之有矩,动之有规。

拿出监督真招,效果更实在。

监督是规范权力运行的保障,村级事务能否规范操作,除了相关监管部门外,监督委员会的作用至关重要。郑集镇纪委严格对照执行好《安徽省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若干规定(试行)》,换届时多渠道推荐、全方位审核、规范化选举,每村配齐35名愿履职、懂财会、会管理的监委会成员,届中缺额及时调整补充到位。制定下发《关于规范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制度的若干规定(试行)》,列明6项职责,4个监督程序,为其履职明确范围、指明路径。建立保障制度,将误工补贴纳入镇财政预算,按村民小组长标准打卡发放;各村监委会每月都召开一次工作例会,重要事项列席村“两委”会,确保每月工作日不少于四个半天,以工作台账方式详实记录村务公开、“三资”管理及处置、财务收支、工程建设等事项监督的全过程,并作为村务档案。让村务监督与小微权力运行相辅相成,管住“微权力”,防范“微腐败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