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推进基层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建设,夯实基层监督基础,近年来,天长市纪委监委第四纪检监察协作区积极构建基层监督体系,充分发挥村级纪检监督员“监控探头”作用,让“小微权力”不再任性,有效提升了村(社区)级事务监督能力,打通村(社区)监督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加强队伍建设,提升监督能力。制订村(社区)干部廉政定期培训计划,将村(社区)纪检委员、社区居务监督委员纳入培训范围,使其做到敢监督、会监督、善监督。创新教育方式,通过案例式教学、情景式培训开展纪律法规知识、执纪监督知识的讲授,有效提升学习效果。
把握工作重点,开展精准监督。围绕上级决策部署和镇(街)中心工作任务,制定村(社区)纪检委员工作月汇报、季讲评、年总结工作制度,充分利用村级纪检监督员“来自一线、熟悉群众”等特点,对苗头性、倾向性问题以及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进行精准监督,做到早发现、早疏导、早了结,有效地防止各类矛盾纠纷扩大。
形成督查合力,提高监督实效。针对疫情防控、文明创建、防溺水、工程项目招投标、小微权力“监督一点通”平台推广、平安夜巡等重点工作,该协作区今年以来已开展常态化巡回监督检查20余次,针对工作不力等问题发出整改提示单近40份,均已督促整改到位,形成了监督合力,提升了监督实效。
“村(社区)既是面对群众的第一线,也是上级决策部署的落脚处,协作区将继续加大一线监督力度,打通监督‘最后一公里’,强化村(社区)干部责任担当,确保基层各项工作落到实处。” 第四纪检监察协作区负责人说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