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市审计局立足经济监督职能定位,将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要求融入审计项目全流程,以“四聚焦”精准监督为抓手,亮剑“四风”问题,规范权力运行,切实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,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见效。
聚焦经济责任履行,拧紧责任“压力阀”。在经济责任审计中,把领导干部带头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重点,紧盯重大经济决策执行与权力运行环节,重点核查领导干部在项目建设、财政资金分配、国有资产监管等工作中是否严守程序、依规用权,坚决纠治未经决策、违规决策、盲目决策等易造成国有资源资产损失浪费的行为,推动领导干部规范履职、尽责担当。
聚焦预算资金使用,守好财政“钱袋子”。一方面,将“三公”经费作为所有财政审计必查项,在招待费、公务用车核查中,既审接待公函、审批单等关键要素,更严查超标准接待、转嫁摊派费用、违规借用车辆等问题;另一方面,关注专项资金绩效管理,核查资金分配科学性、支出合规性与使用效益性,严肃整治资金改变用途、浪费及长期沉淀闲置等现象。
聚焦国有资产管理,筑牢监管“防护网”。紧盯国有资产购买、处置关键环节,既查政府采购程序合规性,又重点揭示高配置低使用、重复购置导致的闲置浪费问题,督促建立资产共享共用机制;严查重大采购项目拆分合同规避招标行为,同时通过调阅台账、实地查看,整治超标准配备办公用房与通用设备、资产账实不符、房产违规占用等问题,促进公共资源高效配置。
聚焦制度执行落地,织密防控“防火墙”。审查被审计单位内部管理制度,评估其与上级政策、本地规定的衔接性和可操作性,重点关注公务卡结算、差旅费报销、公务接待实施细则等执行情况。结合历年审计数据纵向对比,评估厉行节约措施实际效果,对“三公”经费异常波动或问题隐藏在其他科目的单位,深入剖析原因,提出“靶向式”制度优化建议,夯实作风建设制度基础。